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资讯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会计学院分工会开展社会实践和春季徒步活动

春风拂绿柳,湿地映晴空,在充满生机的春天,4月16日下午,会计学院分工会组织教职工一行30余人,走进通州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的湿地区域,开展了一场了解副中心运河水系社会实践和促进身心健康春季徒步相融合的活动。北运河管理处公共服务中心和宋庄所的负责人和会计学院教师一同徒步并进行讲解。

环境认知:步履间感知城市韧性

活动伊始,宋庄所讲解员为老师们讲解了宋庄蓄滞洪区水系、水闸的基本情况和蓄滞洪区建设情况。之后教职工们沿湿地步道徐徐前行,这片位于北运河北关闸以北7公里处的蓄滞洪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还兼顾了生态需求,保留了原有湿地、浅滩等自然地貌,正是一处集汛期安全、生态修复、自然景观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水景空间。行走间,老师们深切感受到,这座以“通州堰”理念构建的水利枢纽,不但是钢筋水泥的防洪屏障,更是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结晶,此次徒步既锻炼了体魄,也进行了一场关于城市安全与韧性的生动课堂体验。

湿地生态:荒芜变水乡的诗意画卷

碧波潋滟映云天,菖蒲沉沦伴鹭影,沿途生物多样性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潜流湿地内,芦苇婆娑摇曳、葳蕤生姿,二月兰紫雾氤氲、迤逦绵延,而水葱、千屈菜、蒲公英和单瓣黄刺玫点缀其间,春色盎然,勾勒出一幅北方水乡的旖旎画卷。教职工们或行走其间,恍若置身江南水乡,却又独得北国春日的清朗气质;或驻足观景台,用镜头记录下碧波与绿植的交响,感叹生态工程化腐朽为神奇的伟大力量。

候鸟天堂:爱鸟周邂逅生命律动

恰逢北京爱鸟周期间,湿地内生机盎然。建设者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智慧,在钢筋混凝土水闸间保留适合鸟类栖息的自然生态环境,让这片湿地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五星级驿站"。只见绿头鸭与针尾鸭在滩涂嬉戏,黑翅长脚鹬细长的红腿倒映清波。教职工们在远处屏息凝望,聆听鸟鸣啁啾,蛙声一片,感受自然生命的蓬勃张力。一位教师感慨:“这不仅是一次徒步,更是一场与生灵对话的心灵之旅。”

建言献策:未开放湿地的展望

尽管湿地美景如画,但目前尚未正式向公众开放。活动中,北运河管理处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边和大家一起行走边像大家征求建设意见,教职工们目睹木栈道蜿蜒入画、观鸟台静待客来,结合所见所感,向北运河管理处宋庄管理所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建议增设生态导览标识,普及水净化与防洪知识,规划限流预约制度,平衡生态保护与游览需求,搭建观鸟隐蔽设施,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的干扰……这些建议为湿地未来的开放管理提供了宝贵思路。

结语:步履永不停歇,共绘绿色未来

夕阳为湿地镀上金边,实践观摩和徒步活动在瑰丽的晚霞中圆满落幕,教职工们带着满心感悟踏上归途,而宋庄蓄滞洪区湿地的故事仍在续写——它不仅是副中心防洪安澜的“守护者”,更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此次社会实践和徒步活动不仅践行了健康理念,更在丈量土地中丈量初心,在观赏美景中厚植情怀,也滋养着每个参与者向美向善的心灵。正如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刘艳荣总结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始于足下,成于心中;而生态的永续发展,则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共护这一方碧水蓝天。”

供稿:范少君

摄影:许海晏、赵妍等

审核:刘艳荣

TOP